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古代石獅子嘴裡的「石球」,是怎麼塞進去的?看完佩服古人的智慧

《穆天子傳》曰:「名獸使足走千里,狻猊、野馬走五百里。」晉郭璞注曰:「狻猊,獅子。亦食虎豹。」《爾雅·釋獸》載:「狻猊如彪貓,食虎豹。」郭璞注:「即獅子也,出西域。」

中國古代神話中,有一種神獸,名為狻猊,據說是「龍生九子」的第五子,到了漢朝時期,西域進貢獅子後,便將狻猊叫做獅子。

石獅子,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辟邪物品,用石材作為原料雕刻而成獅子的形象,是中國傳統建築物的裝飾品,一般在宮殿、寺廟、佛塔、橋樑、府邸、園林、陵墓等,都能看到石獅子的身影。

在一些影視作品中,那些大戶人家的門前,都會放置一對石獅子,一左一右守護在兩邊,被稱為鎮宅神獸。

通常在石獅子的嘴裡,都含著一顆石珠。石珠在獅子的嘴裡是懸空可以滑動的,但卻取不出來。看到這裡很多人就有了疑問,既然取不出來,那當初是怎麼放進去的呢?

辟邪神物「石獅子」

石獅子的形象,起源於古代漢朝時期,因為獅子的原產地並不在中國,一直到漢武帝時期,打通了中國與西域各國的交往,獅子才得以進入中國。

《後漢書·西域傳》:「章帝章和元年(公元87年),(安息國)遣使獻師(獅)子、符拔。」

根據後漢書記載,在東漢漢章帝時期,一個名為安息國的國家,派遣使者前來漢朝訪問,並且帶來獅子作為禮物。至此之後,獅子便進入了中國大地。

獅子形似中國神話傳說中的狻猊,因此,後人便認為,神話傳說中的神獸狻猊就是獅子,在傳統文化中,它就象徵著被賦予了神力的靈獸。

中華文化傳統中,歷來將獅子視為吉祥之物,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便有了讓獅子看門護院的傳統,但獅子尤為兇猛,總不能讓兩隻活獅子來看門護院。因此,人們便用石材作為原材料,雕刻石獅子用以鎮宅護衛。

這種傳統一直延續至今,仍然有著不少大型建築物的門前,一左一右擺放著兩隻石獅子。

石獅子嘴裡的石珠,是怎麼放進去的?

但凡中國人都對石獅子不會陌生,因為在很多古建築的門前,大多都有擺放石獅子。就算在現實生活中沒有見過,但通過一些電子設備,也都能了解過。

在很多的石獅子嘴裡,都會含著一顆石球,很多人對此極為好奇。一是石獅子的嘴裡,為什麼含著一顆石球?二是石獅子嘴裡的石球,是怎麼放進去的?

首先來回答第一個問題,石獅子嘴裡含著石球,是有著鎮壓妖魔鬼怪的能力。據說在古代妖魔鬼怪橫行,一男子想要降妖除魔,便苦苦求仙拜道。

神仙感動之下,就賜給男子一顆寶珠,只要含在嘴裡,就能變化成為神獸,這樣就可以降妖除魔了。這就是石獅子嘴裡含球的原因。

那麼,石獅子嘴裡的石球,又是怎麼放進去的呢?

說起來很簡單,就是在石獅子嘴裡雕刻出來的,但若是仔細想想,就會知道這其中的雕刻難度有多麼的大。

能雕刻石獅子嘴裡的石球,是需要十分專業性的技術。

首先要用作業筆,將獅子口中的牙齒、舌頭、以及石球的輪廓畫出來,用專業的雕刻工具來雕刻,直到嘴裡呈現出一顆圓球後,再對其精心的打磨一番,直至圓球美觀為止,最後再把牙齒和舌頭雕刻精細,這樣石獅子的圓球雕刻完成。

除了這種辦法之外,還有著多種辦法,要麼是先把石球放入,給石獅子粘上牙齒,要麼就是做一個相對嬌小的石球,放進去之後,再用相關材料填補石球。

但不管是哪一種,都沒有直接在口中雕刻來得完美。看到這裡,不得不為巧奪天工的匠人智慧折服。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歷史教堂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1215/1842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