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發現了水腫,醫生常會檢查心臟和腎臟,是為什麼呢?

有位朋友和華子說,他最近一段時間出現了下肢水腫,去醫院看病的時候醫生建議他檢查心臟和腎臟。他有些不理解,這兩個器官與水腫有什麼關係?

華子說,水腫也稱為浮腫,指的是人體組織間隙中蓄積了過多的液體,引起了組織的腫脹。心功能不全導致的循環能力變差,腎功能不全導致的水鈉排出障礙,是造成水腫的兩個常見原因,需要檢查才能確診。

一、心臟功能不全引起水腫

當心臟功能不全時,會影響血液循環能力,靜脈回流受阻,血液淤積在外周,使組織液、淋巴液回流受阻,引起組織水腫;肝、腸淤血使蛋白合成、吸收減少,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也會加重水腫

心臟功能不全會導致心輸出量減少,腎血流量也會減少,會刺激「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使醛固酮分泌增多,增加腎小管對鈉離子和水分的重吸收,導致水鈉瀦留。

心臟功能不全造成的水腫,常首先出現在人體下垂部位,比如正常活動的人在足部、小腿先出現水腫;長期臥床的人在腰部先出現水腫,然後逐漸向上蔓延。

二、腎臟功能不全引起水腫

腎臟是人體的水、鈉調節器官,腎臟功能下降後,排水、排鈉離子的能力下降,會導致水鈉瀦留出現水腫;腎功能損傷後,會造成蛋白從尿液中排出(即蛋白尿),過多的蛋白流失會造成低蛋白血症,也會導致或是加重水腫

腎臟功能不全造成的水腫,常表現為在睡醒之後出現眼皮和面部水腫,之後逐漸發展至全身。患有慢性腎病,或是長期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有可能傷害腎臟的慢性病者,出現晨起水腫的情況,就要提防腎臟出現了問題。

三、水腫了為什麼要做很多檢查

水腫本身不是一種疾病,而是其他疾病表現出來的症狀。心源性水腫與腎源性水腫在症狀上有很多的相似之處,所以不能單純從症狀判斷,需要做相應的檢查才能確診。

除了心臟與腎臟,還有肝源性(如肝硬化肝癌肝炎等)、內分泌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甲狀腺功能亢進、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等)、營養性(食物攝入不足、其他疾病導致的繼發性營養不良)、藥物性(鈣離子拮抗劑、激素類藥物、甘草製劑等)都有可能引起水腫。

也就是說,很多的原因都有可能引起水腫,在症狀上可能沒有特異性的表現,需要做多種檢查逐項排除,才能找到罪魁禍首。

四、出現水腫不要恐慌

出現了水腫後,首先要對心臟、腎臟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治療,大多數的水腫可以恢復正常。如果排除了心臟和腎臟這兩個重要器官的疾病,其他原因引起的水腫危害更小,只要及時干預,基本都可以恢復正常,不必恐慌

患有高血壓的人,水腫的常見原因是服用地平類藥物導致的不良反應。通常表現為晚上睡前較重,清晨睡醒後減輕,這種水腫的原因與藥物的藥理機制相關,並不是對器官造成損害引起的,所以在停藥後水腫就會很快消失,並且不會引起後遺症。

總結一下,引起水腫的常見原因,是心臟與腎臟出現了功能不全。尤其是長期患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三高」慢性病的中老年人群,以及長期吸菸的人,在出現水腫時要警惕重要器官出現了損傷。

發現水腫後要及時去醫院做檢查,確診病因後及時治療,大多數的水腫可以恢復正常,大家不要過度恐慌。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 藥師華子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1019/1967573.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