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2歲男孩身患惡性腫瘤,父母含淚放棄治療,3年後卻發生奇蹟

「好幾家大醫院都說孩子的病治不了了,與其讓他受治療的罪,還不如回家好好陪他,讓他開開心心過完剩下的時間!」小樂媽媽傷心地說道。

3年前的一天,小樂正在跟爸爸玩遊戲,爸爸發現孩子的腹部脹脹的,摸上去好像有一個硬塊。擔心是腸胃疾病,小樂爸爸便帶著孩子來到醫院,然而檢查結果並不樂觀。

報告顯示,小樂腹腔有一顆大腫瘤

一、2歲男童患惡性腫瘤,3年後奇蹟發生

01、醫生告知僅剩半年,父母含淚放棄治療

傷心欲絕的樂爸樂媽帶著孩子奔波四處求醫,但由於孩子年紀小,腫瘤相對巨大,手術風險高,幾家醫院都不敢貿然收治。

甚至有一家權威醫院的醫生告訴他們,樂樂的腫瘤不管怎麼治療,最多只有半年生命。這讓孩子的父母陷入絕望之境。

幾家大醫院都說治不了,夫妻倆商量後,決定不如回家好好陪他,讓他開開心心度過餘生。還有親戚勸他們,趁著年輕再生一個。但樂爸樂媽為了一心陪伴樂樂,並沒有生育計劃。

02、腫瘤越來越大,3年後成功切除

時間一天天過去,樂樂在父母呵護下長大,半年過去,一年過去,三年都過去了,除了腹部跟隨「長大」的腫瘤,樂樂平安存活了下來

看到活潑好動的樂樂,樂爸樂媽抱著一絲希望再次求醫問藥。經熟人介紹,他們找到了肝膽科權威醫院,經過診斷小樂的腫瘤為上腹部神經母細胞瘤,手術切除大出血可能性很高,但幸運的是小樂只出現局部轉移,手術治療可能性很高。

經過多科專家的溝通、研討,最終為小樂制定了詳細手術治療方案,經過周密的術前準備,小樂成功進行了完整腹腔巨大腫瘤的切除。如今,小樂已經康復,在病房裡活蹦亂跳,完全不知道自己曾在鬼門關徘徊了3年。

二、兒童「癌症之王」:神經母細胞瘤

神經母細胞瘤是兒童期最常見的顱外實體腫瘤,占兒童惡性腫瘤的8%-10%,其起源於交感神經節或雙側腎上腺,屬於內分泌神經腫瘤的一種。

神經母細胞瘤好發於嬰幼兒,有約50%的神經母細胞瘤發生在2歲以內的嬰幼兒中,約75%的神經母細胞瘤患者在5歲以下,某些患者具有家族傾向性。

該腫瘤初期症狀並不明顯,但若仔細觀察,會存在一些可疑的症狀:

1、腹脹、腹痛

起源於腹部的神經母細胞瘤,表現為腹痛、腹脹,伴有排便習慣變化,如腹瀉或便秘。

2、水腫

若神經母細胞瘤長在胸部,可能會壓迫血管,造成局部靜脈或淋巴管回流障礙,從而導致四肢、面部、胸部等腫脹,可能皮膚上還會有紅色瘀痕。

3、腹部按壓無痛

神經母細胞瘤常見發病部位為腹部,孩子肚子會有明顯鼓脹,但按壓下次沒有疼痛感。

4、胸頸部腫塊

胸頸部也是神經母細胞瘤好發位置,頸部的腫瘤可通過外觀觀察,同樣存在硬塊,且按壓無痛感。

5、淋巴結腫大

當腫瘤發生轉移,就會引起其他症狀,常見為淋巴結腫大,會在孩子的部、鎖骨、腋下、腹股溝等部位摸到明顯的淋巴結。

三、兒童腫瘤高發,牢記4點做好防範

2022年9月,發表在《柳葉刀》的一項關於兒童和青少年的患癌情況調查。研究發現,2018年—2020年間,中國約有121145名兒童和青少年被診斷出癌症,其中以白血病最為常見,約占1-4歲確診病例的30%,而青少年發病率最高的癌症為性上皮腫瘤和黑色素瘤。

如何早期發現兒童癌症?

當孩子出現不明原因發熱,使用退燒藥無效;孩子精神不佳,面色蒼白;胃口不佳,體重明顯下降皮膚異常或出現不明原因疼痛,家長就應該引起重視,及時就醫檢查。

要想預防癌症發生,日常要注意以下幾件:

1、避免二手菸

兒童對於二手菸霧更加敏感,吸入香菸的有害成分,會導致兒童罹患肺癌風險增高。

2、避免甲醛暴露

新房裝修好,不要急著入住,需通風一段時間,進行室內環境檢測後,再進行入住。

3、養成健康生活

讓兒童養成健康飲食習慣,多吃蔬菜水果,加強體育鍛鍊,避免體重超重,保持樂觀情緒。

4、做好職業防護

處於孕期或備孕狀態的父母,從事有關油氣、農藥、染料等職業,應注意職業勞動保護,有助減少子女患病風險。

孩子患病不容易被發現,需要父母及時關注,通過早期的診斷救治,治癒率還是非常樂觀。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39健康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1021/1968468.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