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民俗風情 > 正文

粵一古巷走出183個姓氏,成全球7000萬華人聖地

在中國人口遷徙史上有這樣一句話:「北有洪洞大槐樹,南有南雄珠璣巷」。如果說大槐樹是國人的「根祖聖地,華人老家」。那麼南雄珠璣巷就是嶺南人的「耶路撒冷」!

南雄古名雄州,是廣東韶關下的一個歷史名縣,南雄北的大庾嶺梅關,向來是南北交通要道。赫赫有名的珠璣古巷,就座落在今雄余公路的旁邊。這是一條南北走向的古老街巷。全長1500多米的路面,全用鵝卵石砌成。

巷內有石塔、門樓、碑刻等多處古蹟,其中有一塊鐫有「珠璣古巷,吾家故鄉"八個字的石碑,可以說是凝聚著令廣東、海南、香港、澳門以及眾多旅居海外的炎黃子孫對祖先發祥之地的無限眷戀之情。

關於珠璣巷的來歷,有兩種講法。一說此巷在唐朝時原稱敬宗巷,因為巷內出了一戶「七世同居」的張姓大族,皇帝為表彰他們的「孝義」,特賜珠璣一串,從此便把巷名改為珠璣。另一說北宋時開封府有一珠璣巷,後來金人攻陷開封后,中原衣冠舉族南渡,不少人定居在此,為表示不忘故土,便將這裡取名為珠璣巷。

古老的珠璣巷為何會成為廣大嶺南與海外華裔的尋根之地呢?在眾多的族譜資料里,都大同小異地記載著這樣一段傳奇故事:南宋時,皇宮裡有個美貌的宮人蘇氏因奏樂失調,被貶冷宮,遂潛逃出宮。逃難途中,被外出運糧的南雄保昌縣牛田坊富民貯萬及收為侍妾,改姓胡氏。

皇帝發現蘇氏失蹤後派人四處尋訪,尋找多年都無結果,便奏請皇帝銷案。不料後來黃貯萬的一個僕人劉莊因與主人發生衝突,竟前往官府告密。當初負責尋訪之人聞訊後大驚,擔心皇帝責其欺君,便決定行滅口之事。辦法是先偽稱保昌縣牛田坊有盜賊嘯聚,殘害良民,然後請准聖旨,調兵剿滅。

珠璣巷的位置正在牛田坊內,當有人將此消息傳進巷內後,頓時風聲鶴唳。蘇氏自悔牽連無辜,馬上投井自盡。另有羅、湛、鄭、張文、蘇、謝、陳、麥、盧、湯、溫、胡、等33個姓氏一起出逃。

他們逃到了廣東香山縣黃大良角定居下來,並按原先的約定相互通婚,相互扶助,最終繁衍成珠江三角洲流域的眾多家族。

後來廣東許多姓氏的族譜里,都載有《珠璣村三十三姓九十七墮胎徙銘》。而事後人們在蘇氏投井處建造的紀念性石塔,迄今仍矗立於珠璣巷內,被列為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據民俗專家考證,這段情節生動的傳奇,自明朝起就已經從口耳相傳過渡到文字記載。它所反映的歷史真相是北宋末年金軍攻陷汴京後,中原士民紛紛南逃,其中一部分隨哲宗遺孀隆祐太后流亡贛南。當趙構在杭州立足後,隆祐太后前往投靠。跟隨她的那部分中原士民則在動亂中更南渡大庾嶺,寄寓南雄,其後再流寓於珠江流域一帶。

到了南宋末年,元軍大舉南下,原先寄寓南雄等地的中原後人又再度結伴逃亡,分散廣東各地,三十三姓九十七家一起出逃的故事,大抵就是這次遷徙活動中的一段情節。

根據廣東一帶的家譜族譜資料看,標記從南雄南遷的百姓不止33個姓氏,還有其他姓氏,截止當前加起來一共有183個。

實際上,面積不大的珠璣巷,當然不可能同時擁有如此眾多的姓族以供南遷。但因為它是南來北往的必經之路,肯定會給經此南徙的移民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嶺南移民的後代都將它作為精神上的桑梓,賦予動人的傳說,寄託無限的眷戀將本姓的發祥之根尋溯到此。

目前,珠璣巷後裔遍布全球,繁衍人數超7000萬,每年有30多萬人回來尋根問祖、旅遊觀光,各界賢達還成立了「南雄珠璣巷南遷後裔聯誼會」。絕大部分廣東人「述故鄉必曰珠璣巷」,老的珠璣巷,已成為嶺南「百家姓」的一個朝宗聖地。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夜讀文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416/2044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