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接連「闢謠」 微博新「附註」功能真的能減少虛假信息嗎?

—接連「闢謠」美使館和俄官媒帖文,微博新「附註」功能真的能減少虛假信息嗎?

微博的標誌

華盛頓—

4月初,一段有關烏克蘭的虛假信息在中國社交媒體平台微博上遭到廣泛轉發。該虛假信息稱,正率領國家抵抗俄羅斯入侵的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悄悄從英國國王手中以2000萬英鎊的價格購買了一座宮殿,用途不明。這則消息遭到了多個頗具影響力的帳號的轉發,包括俄羅斯官方媒體「今日俄羅斯RT」的微博帳號。

然而,不到20個小時,今日俄羅斯的這則帖文就被微博貼上了一條事實核查說明,指出該消息來源的網站一個星期前才註冊,擁有者不明,可信度十分存疑。

自從俄羅斯對烏克蘭2022年開始入侵以來,中國的社媒上常常可見來自俄羅斯或是親俄的虛假信息,部分虛假信息甚至受到了中共官方媒體的轉發。像微博所做的針對俄羅斯官媒的公開反駁並不多見。

這條事實核查的背後是微博新推出的「附註」功能。該功能允許平台上符合一定條件的用戶為其他帳號的帖文補充背景信息或是進行反駁。自從去年首次推出以來,「微博附註」已經被添加到了許多有影響力帳號的帖文上。

微博在決定核查什麼樣的帖文上嘗試表現出中立,受到「闢謠」的帳號包括了俄羅斯官媒、美國大使館以及粉絲數眾多的自媒體博主,其中不乏民族主義「愛國大V」。然而,中國政府營運的帳號或是官方推廣的敘事卻幾乎未曾遭到過核查與反駁。此外,「微博附註」也多次被當做重申北京立場的工具。

研究中國網絡審查的專家也指出,微博審核人員是最終決定什麼樣的「附註」可以出現在帖文邊上的一方,這意味著這個事實核查的自由度受到了大量限制。

微博推出打擊虛假信息新功能

微博的「附註」功能於去年8月首次推出,目的是「為進一步加強對站內爭議內容的正向引導及對不實信息的有效治理」。「附註」的內容可以是對某條帖文內容的信息補充,或是事實核查。另外,如果帖文內容和自己有關,當事人也可以用「附註」的形式進行回應。該功能還可以用來註明帖文內容的原作者和出處。

根據微博的公告,「附註」功能目前只開放給部分經過了身份認證或是信用分數高的用戶。微博並未說明具體如何挑選可以使用該功能的用戶。

在有資格的用戶提交自己撰寫的「附註」後,微博會對這些「附註」進行審核,通過審核的「附註」內容會出現在原帖文的下方。而一個綠色的「此微博被用戶添加了補充說明」的標籤則會出現在帖文的上方。每條帖文下最多可出現三則「附註」。

就在微博推出該功能的一個月前,管理中國網際網路內容的網絡信息辦公室曾發布針對自媒體帳號的通知,要求各平台加強對他們言論的管控,包括確定內容真實性、標註信息來源、及時標記謠言等。

該通知要求自媒體帳號「不得集納負面信息、翻炒舊聞舊事、蹭炒社會熱點事件、消費災難事故」。

過去幾年來,北京對中國社媒的言論控制不斷加強。中國的網信辦每年都會開展「清朗」行動,治理網絡上的「違法」信息。中國政府稱此舉是為了提高網絡信息質量,但批評者則指責這實際上是審查不利於中國政府言論的一種手段。

「附註」功能被用於重申北京立場

自從今年以來,美國駐華大使館在微博上的帳號至少三次被添加了「附註」。這些「附註」所針對的帖文都是美國政府對於中國的有關政策的聲明。而「附註」內容皆是對美國說法的反駁,並重申北京的立場。

1月,美國大使館發表了一份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的聲明,聲明中對中國等國的宗教壓迫狀況表達了擔憂。

這條帖文下出現了兩條「附註」。一條稱,中國憲法保證了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並指控布林肯的聲明「罔顧事實,有必要予以補充說明!」另一條說明引用了中國政府今年早些時候發布的《2022年美國侵犯人權報告》,列出了美國這幾年間的宗教仇恨犯罪數據。

2月,美國大使館發布了一份來自美國國務院的聲明,其中稱17家中國企業遭制裁或被列入美國商務部實體清單中,因其支持俄羅斯國防工業部門和其戰爭投入。

該帖文下的「附註」則直接引用了中共外交部發言人毛寧的在一場記者會上的回應,強調中國沒有「隔岸觀火,更不會藉機漁利」,並表示將維護中國企業的權益。

上個月,在中國與菲律賓在南中國海上出些摩擦後,美國大使館發布了一份國務院的聲明,譴責了中國阻撓菲律賓船隻的航行,並呼籲北京遵守國際仲裁庭2016年有關兩國間爭議海域的裁決。

帖文下的「附註」則稱,中國沒有簽署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有關爭端解決的任擇決議書,因此無需遵守國際仲裁庭的判決。該「附註」還指責美國「在中國以及全球社交媒體蓄意散布虛假信息,損毀中國國家形象」。

「附註」中立嗎?

儘管美國大使館和今日俄羅斯這樣備受關注的帳號都被添加過「附註」,但自媒體博主發布的內容才是「附註」的主要目標。

在一條指責社會主義制度造成了朝鮮和古巴等國家常常出現糧荒的帖文下,兩條「附註」都反駁稱糧荒的原因是美國對這些國家的經濟制裁。

在一條宣稱一名烏克蘭船長的船撞塌了美國馬里蘭州的一座大橋的帖文下,一條「附註」指出那位船長其實是印度人。

雖然民族主義博主在微博上發布的內容常常符合官方敘事,或是為官方背書,但他們的帖文也會被標記。博主「孤煙暮蟬」4月15日發出圖片,稱美國學校的孩子要學習如何使用「防彈板」。一條「附註」則指出圖中的孩子身背的其實是防護毯,幫助他們在受到龍捲風襲擊時能更好地保護自己。

過去幾年來,隨著中國與西方關係的惡化,中國網絡上的民族主義言論逐漸增多,不少民族主義博主也受到了官方的青睞。2018年,本名舒暢的「孤煙暮蟬」的文章被刊登在了中國網信辦的網站上。她在文章中稱自己「說好中國政策,講好中國故事,用網言網語分析國家未來發展趨勢,向網民傳遞中國為什麼強大」。

不過,研究中國審查的中國數字時代編輯劉力朋並不鼓勵過分解讀「孤煙暮蟬」等民族主義大V遭到微博「闢謠」一事。

「她的好多東西並不是官方敘事,是她自己在那裡自我炒作,」他說,「微博可能就不會去保護她,而且(這樣做)也為微博的這個(附註)功能增加公信力。」

在去年11月發布的一份公示里,微博讚揚了「附註」功能帶來的效果,並感謝了參與的用戶。

「自『微博附註』功能上線以來,各位『附註者』的積極參與有效降低了爭議內容和片面信息的負面影響,幫助廣大用戶獲取到更加真實全面的信息,」公示寫道。

曾在微博擔任審查員的劉力朋則指出,儘管各類言論似乎都會是「附註」的目標,但中共官方帳號發布內容或是官方推廣的宣傳是不會遭到「闢謠」的,例如美國在烏克蘭進行生物病毒實驗這樣受到官方轉發的俄羅斯虛假信息。

他還認為,雖然微博的「附註」功能邀請了普通用戶參與平台上的言論治理,但微博依然掌握著什麼能被「闢謠」,什麼不能被「闢謠」的決定權。

「微博的(附註)它本身不是網民能隨便編輯的,因為它本身也是一個用戶產生的內容,」他告訴美國之音。「歸根結底它還是需要審查員去審查。」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419/2045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