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網友神總結!最新版《來溫哥華需要知道的事》

特魯多執政以來,加拿大的風評就一直在下降,尤其是疫情期間,甚至能用「民不聊生」來形容。眾所周知溫哥華一直以來都是加拿大最宜居城市之一,曾經也是一篇讚譽,如今卻是批判多過褒獎。

問個問題:剛來溫哥華,需要知道哪些事?如果十年前問這個問題,相信大家會說:溫哥華冬暖夏涼、溫哥華人很友好、溫哥華房價有些貴、溫哥華坐公共交通天車全憑自覺……可是,現在的溫哥華呢?是否該更新一下這些「需要知道的事」了?

近日,Reddit網友們總結了一份最新版本的,雖說其中有些吐槽意味,但至少基本符合實情,可供溫哥華的新移民們參考,也能讓老移民來唏噓一下。

感謝公共交通司機,哪怕他們態度不好

在Reddit上,談論溫哥華特色、來溫哥華需要知道的事,得票率第一的是「感謝公共交通司機」。這的確是溫哥華的老傳統了,下車的時候要說一聲Thank You,曾經被認為是溫哥華人素質高的代表行為。

就算如今公共交通司機們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態度不太好,一言不合還鬧罷工,在網友們看來,既然你要天天乘坐公共交通,最好還是跟他們道個謝,也好讓他們覺得自己被尊重,從而互相尊重。

別信什麼暖冬,肯定會下雪

溫哥華確實經歷過一年不下雪,但只是罕見情況,就算是2023年聖嬰現象暖冬,溫哥華還是出現了多場降雪,包括零下15℃的極寒。

所以,不要覺得溫哥華真的很暖,該帶的、該買的厚衣服得買好,鏟雪的東西得準備好,經常開車的話,雪胎也要備好。總之,溫哥華是有冬天的!

奇葩開車行為一籮筐

這是溫哥華近年來最大的倒退之一,因為低門檻移民變多,導致奇葩開車行為一籮筐,讓本以為溫哥華人老實本分的新移民司機直接「傻眼」。

比如,印度裔移民就有自己的招牌舉動:把車直接停在路上,然後打著雙閃燈,給人感覺是自己車出問題了,其實只是為了在路邊等朋友,後面的車就算憤怒,也只得繞行。

嚴格的行走禮儀

雖說溫哥華人的開車素質已經不如從前,但溫哥華人的走路素質還是保持的不錯,請一定要嚴格遵守。比如,在斑馬線上要走右邊,如果道太窄,碰到迎面而來的路人,你要主動讓道。

坐電梯亦然,不快步走上電梯的話,就老老實實地待在右邊,不要和家人朋友並排,尤其是天車樞紐站的電梯,很多人真的是為了趕天車才匆匆往上走,千萬別把ta擋了。

人比較不守信

這可能讓人有一些意外,但有很多網友認為溫哥華人不太守信,比如答應的事經常爽約,哪怕是某些大公司,答應在什麼時候送快遞或者預約上門安裝,會臨時放鴿子,打亂別人的計劃。

其實老移民對此已經司空見慣,尤其是某些通訊商,可能答應好三天後上門裝網絡,結果有事拖延到十天後。什麼,那七天你只能用手機流量上網?他們才不會管,更不可能給你賠償。

了解交通標誌

BC省的交通標誌在北美算是比較複雜的,比如行人控制的綠燈,就讓一些拿海外駕照開車的新移民摸不著頭腦,以為一定會變紅,結果從來沒變過。

其實解決這些問題很簡單:在當地練車考駕照就行,然而,無論是BC還是加拿大其他省份,對海外駕照開車還是太寬容了。

內向者的天堂

北美人均「E」人(外向)?在不少網友看來,溫哥華卻是內向者的天堂,有可能是因為這裡亞裔比例非常高,而亞裔一般是低調內斂不太喜歡「搞事情」。

所以,你在溫哥華出門時如果只想低頭走路是沒問題的,因為不會有人特意跟你打招呼,大家一般都是各干各的事,但這也不是冷漠,只是不那麼熱情罷了。

沒有天然沙灘!

溫哥華雖然是個海濱城市,但卻是北緯49度的海濱城市,可能有人誤以為English Bay、Kitsilano Beach的沙子都是天然的,但有網友表示「其實是河流挖出來的淤泥風乾了的沙子」。

只有一個例外,那就是UBC的Wreck Beach,沙子來自侵蝕的懸崖。但Wreck Beach也是溫哥華最難到達的海灘,因為要爬山,還挺累。

人們活在被地震摧毀的「恐懼」中

這種說法,其實是自嘲,因為溫哥華是一個缺乏大新聞的城市,因此很多媒體會不停地翻炒一個內容:溫哥華有可能會發生9級大地震,從而摧毀整個城市。

年復一年,人們似乎都活在地震的「恐懼」中,但如果真的擔心溫哥華被地震摧毀,溫哥華的房價可能這麼貴嗎?人口可能增加的這麼快嗎?

別去蒸汽鍾

最後這個「去溫哥華要知道的事」,更是讓人哭笑不得。喜歡Gastown的人一定會說:蒸汽鍾怎麼你了?這麼討厭的嗎?但表達此觀點的網友卻說:蒸汽鍾號稱溫哥華旅遊明信片,可它就是一個鍾,還經常壞,Gastown街道都破成啥樣了……

看完這最新版本的「剛來溫哥華需要知道的事」,你對這座城市是更喜愛了呢,還是印象分變低了?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Vanfun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417/2044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