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經濟這副鬼樣,內卷只是剛剛開始

01

這段時間一直有人在問個很有意思的問題,他說現在感覺從小孩子到成年人都越來越卷,壓力開始向低齡化傳導。

成年人可能還沒有那麼明顯,畢竟年紀上來思想已經定型了。但是小孩子這兩年因為壓力大,心理出問題的很多。

尤其是小孩子現在感覺很可憐,前幾天還有小夥伴給我發了個孩子重度抑鬱的帖子截圖,看上去很讓人心酸。

可以看出這個小朋友才13歲就已經重度抑鬱了,經常睡不著加各種情緒崩潰和頭痛。

很多做家長的應該也有一種感受,那就是現在的小孩子雖然物質條件好了,但是每天人真的很累。

不少孩子從小學開始,就被課業壓得喘不過氣來,每天晚上11點多都做不完作業。

前兩天微博上有個熱搜,這個熱搜源自於有個視頻里的媽媽說,我要求我女兒休學一年。

因為女兒總說在學校很累,有那種身心俱疲的感覺,甚至都不想繼續再讀書了。

這位媽媽說可能女兒就是隨口一提,但是她覺得確實回想起來,女兒過去這十多年真的很累。

從九年義務教育到高中三年備戰高考,之後又考上大學,孩子每天讀書補課從不停歇。

她好像過去這麼多年,確實從來沒有休息過,像機器一樣走完環環相扣的一生,生怕自己趕不上趟。

這位媽媽說我沒有能力讓自己的女兒脫離教育的閉環,但是歇一會喘口氣,歇一年而已還是能做到的。

這一年女兒做了很多自己想做的事情,臉上的笑容也回來了。很多事情是母女倆一起做的,可以看出女兒真的很開心。

不過也有很多人批評這位媽媽說,她這麼耽誤一年時間,是在拿女兒的前途開玩笑。

這位媽媽也做了回應,說教兒育女的意義不就是讓孩子開心健康的長大嘛。

這個熱搜下面一堆小朋友留言羨慕,說為啥人家的媽媽這麼好,能給自己孩子喘口氣的時間。

也有小朋友在感慨自己也遇到了同樣的迷茫,但是自己到現在依然被這個事情困擾。

有時候想想那些心理出問題,陷入抑鬱甚至自殺的孩子,很多可能也和留言的這些小朋友一樣迷茫。

通常父母總是說他沒有什麼事,平時也沒有發現什麼不對。其實在某個時刻,他對父母傾訴的時候問題就出現了。

如果父母能像這個媽媽一樣重視,孩子的心理問題就不會變得越來越嚴重,後面也就不會出什麼大事了

其實換個角度思考問題,家裡的孩子能夠身心健康的長大,遠比讀書這件事要重要很多。

你就算是按部就班,一步不差的按時按點大學畢業。現在畢業找不到工作繼續考公考研的大有人在。

甚至就業崗位減少導致就業門檻變高,不少小朋友即使畢業也就是在家呆著,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根本沒必要逼孩子那麼緊。

早一年晚一年畢業在當下這個就業環境下,真的也沒有你想像的那麼要緊,更別說什麼耽誤所謂的前途了。

身心健康才是成長中最要緊的事情,一個人錢沒了可以再賺,工作丟了可以再找,愛情沒了可以再遇,這中間的容錯率真的很高,

但是如果心理出了問題扭轉不過來,可能整個人的精氣神都沒了,整個人很長一段時間也就廢了。

02

這裡可能有人要說了,這兩年我們總是聽成年人說卷,現在孩子從讀書開始也這麼卷,到底是為啥啊。

至於為啥會發生這樣的變化,我們前兩年的文章里其實也都寫過。

本質上這是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使然。

為啥現在所有專業都在勸退?

為啥經濟發展了,反而感覺更卷了?

事實上任何經濟體增長到一定規模和體量,後續的增長速度自然就會慢下來。這個階段和以前不一樣的變化,也就隨之而來了。

我們會看到整體經濟增量的部分越來越少,這就導致導致新增的機會越來越少,所謂的內卷就越來越厲害了。

內卷本質上是因為某個時間段的蛋糕本身就那麼大,但是要吃蛋糕的人變多了。

在蛋糕就這麼大的情況下,為了讓蛋糕還能夠分,只能是抬高吃蛋糕的門檻,或者是每個人少吃一點。

門檻被動抬高以後,可以說每個人都要付出比以前更多的努力,才能吃到比以前更少或者差不多的蛋糕。

這時候你拼命努力的目的,已經變成了不是獲得更多的蛋糕,而是保住之前能吃到的蛋糕不減少太多。

這裡我們拿現在越來越內卷的網約車和外賣舉個簡單的例子,就很容易理解了。

我們知道一個城市如果沒有引入什麼高科技產業,是很難帶來當地就業人群的收入增長的。

這也意味著一個城市正常情況下,每天叫外賣和網約車的那個群體的數量,是基本穩定不會有太大增長的。

這也意味著在這樣一個城市,通過手機軟體每天叫網約車和外賣的需求,整體看是相對穩定的。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說當地開網約車和送外賣的人群數量出現了比較大的增長,那麼等於說是供給上來了。

疫情結束以後就是這樣的情況,因為網約車和外賣行業門檻低,很多人失業找不到工作就跑來開車或者送外賣。

在需求端沒有增長多少的情況下,供給端增長了很多,那麼意味著供給端每個個體能分到的訂單變少了,客單價也會有一定程度下降。

在這種情況下線約車司機為了維持自己的收入,只能是拉長自己的工作時間,通過卷時長的方式來維持自己的收入穩定。

可能以前一個小時能賺40塊錢的時候,開八個小時車就可以賺到三百二十塊錢。

但是如果單價掉到了30塊錢每小時,想要賺到同樣的錢就要開十多個小時車。

成年人就業市場的道理也一樣,當一個經濟體增長到一定程度,整體增速慢下來以後,每年經濟的增量部分就變少了。

增量部分變少,等於說需求端減少了。這也意味著,每年能提供的新增就業崗位減少了。

但是目前每年新增的大學畢業生數量並沒有減少,等於說供給端還在持續增長。

從供需的角度看,其實這個底層邏輯和前面提到的網約車外賣沒啥本質的區別,都是經濟學上供給大於需求的產物。

最後就是大家覺得越來越卷了,競爭越來越激烈了。工作環境稍微好一點,薪資稍微高一點的工作門檻都變得很高。

03

過去二三十年我們國家經濟高速增長,蛋糕快速做大這個過程中,給了不少人錯覺。

大家以為自己能找到好的工作,原因是自己讀書成績不錯,考上了一個好大學才有了這個崗位。

所以現在畢業找不到合適的崗位,大家都覺得是因為自己學歷不夠高,然後所有人都去拼命卷學歷。

學生和家長們都這麼認為,所以這個卷學歷和讀書不好沒有出路的焦慮,也就從成年人一直傳導到孩子。

這就是為啥我們看到,不光成年人現在就業越來越卷了,孩子的讀書也扁的越來越卷了,因為焦慮在逐級傳導。

很多人其實都沒有想過,好的工作機會和就業崗位並不是教育給你提供的,而是經濟增長帶來的。

這個情況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我們國家高校的大規模擴招上,體現的非常明顯。

當初提出擴招建議的人是湯敏,後面回顧擴招這件事的時候,湯敏老師對擴招來龍去脈的表達也非常清晰。

「現在回過頭來看,當時我們那個報告之所以引起注意,最關鍵一點是我們提出擴招可以部分解決下崗工人的就業壓力。

1998年正是國企改革帶來大規模工人下崗的時候,當時估計全國有1500萬下崗工人。

如果這些年輕人不進大學,他們就會直接跟下崗工人競爭。我們當時算了一筆帳,如果三年擴招一倍,擴招的學生要在學校呆四年,等於是讓三分之一的下崗工人有了工作或者至少沒有被年輕人搶走工作機會。

我們當時判斷,國企改革是階段性的,有了這幾年的緩衝,下崗的壓力會小一點。事實上,2001年後下崗的高潮就過去了。」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當時這個擴招遭到了教育界的一致反對,原因也很簡單。

很多搞教育的人覺得短期這麼大規模擴招連老師都配不齊,又怎麼能保證教學質量。

但是現在我們回頭看當年的擴招,其實是非常成功的。不僅緩解了當時的就業壓力,而且這批畢業生發展也很好。

因為擴招的這批孩子畢業就趕上了經濟高增長的年代,我們的經濟每年以8%以上的增速快速擴張,幾乎所有人都受益了。

從經濟學角度看,這個事情本質上就是個供需的邏輯。經濟高速增長的時候新增崗位需求大於供給,自然就業崗位就很多。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炒股拌飯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426/2047912.html